建築師的橄欖枝 | 2000-2019 曆年蛇形畫廊盤點
文章出處:未知 │ 網站編輯:admin │ 發表時間:2019-08-01 16:11:15 我要分享
滑動查看更多蛇形畫廊
蛇形畫廊展亭項目由朱莉婭•佩頓•瓊斯和漢斯•烏爾裏希•奧布裏斯特於2000年創立,旨在為國際設計師提供在有影響力的觀眾中展示他們的才華的機會。
該項目組以緊湊的時間表著稱:選定的設計師隻有6個月的時間來設計和實現他們的展亭作品,因此這是一個鼓勵實驗和快速思考的緊湊設計流程,石上純也是第19位設計蛇形展亭的建築師。

“我對展亭的設計是以自然景觀為背景,從建築環境的角度出發,突出自然和有機的感覺,就好像它是從草坪上生長出來的一座由岩石構成的小山丘”
——石上純也

蛇形畫廊遠景
日本建築師石上純也設計的2019年蛇形畫廊展亭今年六月在倫敦首次亮相。石上純也是蛇形畫廊舉辦以來第二年輕的設計師,他被人熟知的輕盈且無常的設計風格同樣體現在這次的蛇形畫廊設計中:展亭的屋頂以石毯為意向,其自由流動的形式像是從公園景觀中升起一樣,再由輕質獨立的支柱支撐以形成一個室內空間來完成整體的設計。

輕質支柱支撐屋頂
石上純也表示,他的展亭設計體現了他的“自由空間”哲學,即在人造建築和現有環境間尋求和諧。他希望景觀在建築中的位置可以像其他要素一樣被重視,效果圖中對樹的大量表現也是出於這個原因,對室內空間的處理是由建築整體形成之後順理成章式的完成,纖細的柱子將空間分割開,室內的家具也體現出他的透明輕盈的設計特點。

石上純也 蛇形畫廊效果圖
蛇形畫廊作為一個建築小品很容易被當成一個物品看待,石上純也也曾表示很多人會把它看成一個物件,但是他仍然希望人們可以將它視為一個獨立的建築,並且盡可能的將他想表達的建築理念傳達給觀眾。

“石毯”近景
屋頂由石塊堆砌而成,但是室內的防水部分並不需要擔心,在屋頂的主體部分石塊與下方的網狀支撐結構之間使用防水層進行防水,在看似沉重的屋頂之下柱子的柱頭柱腳處理依然幹淨利落,盡顯輕盈之感。

屋頂與柱子交接

蛇形畫廊展館項目起初創建的理念很簡單:就是給在英國尚未有作品的建築師一個機會展示自己的才能和增加曝光度。他們受邀在倫敦海德公園的蛇形畫廊建造一個臨時的展館。項目受到時間和範圍限製,且不用考慮實際功能,是一個完美的實驗機會——這是純粹的建築。
19年內,蛇形展館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平台,從中宣傳建築的實驗性和前衛風格,讓設計師和公眾都能受益。人們從設計師的作品中也能對他們的設計思想一目了然,此次豆奶视频為你整合了二十年來展出的蛇形畫廊,邀你一同欣賞。
2018
弗裏達・埃斯科波多
設計融入眾多墨西哥建築中的經典元素,並包含倫敦本地一些的文化要素,在建築中,這些元素則化作其中包含著庭院的兩個由水泥屋頂瓦片組成的長方形體塊。

2017
弗朗西斯·凱瑞
這次的畫廊則被視為“微觀宇宙”。建築師希望這一屆的畫廊成為社會文化的濃縮,成為“一束光,一個敘述性故事,一個一體化的標誌符號”。

2016
BIG
BIG的設計主要探索了畫廊的空間和尺度,並研究如何將空間形態從一條管狀“磚頭”上簡單的線,轉化為建築內包含著餐廳和公共區域的寬廣空間。

2015
瑟爾加斯 卡農
建築師為畫廊設想了一個由交織的半透明或多顏色ETFE(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所組成的多重無固定形狀的多麵體結構。這次的設計最大限度地考慮了參觀者體驗,因此這對建築師決定建造一個擁有著最簡單、基礎的架構以打造不一樣的體驗,因此人們可以感受到結構、光線、透明度、陰影、變換和驚喜。

2014
密裏安·拉迪克
設計師的初衷是希望在設計中呼應英國厚實且層層疊疊的建築特征,並且創造出一個極其輕薄的建築表皮,因此建築由玻璃纖維製成的表皮僅僅隻有10毫米厚。

2013
藤本壯介
藤本壯介所設計的畫廊由許多輕盈的網格模數所組成,其形態就像一個有著不一般形態的半透明雲彩。設計基於命題:如何融合建築與自然的環境。

2012
艾未未和赫爾佐格&德梅隆
畫廊在原先的地形基礎上向下挖掘5英尺(約1.5米),上方則有在空中懸浮的反光平麵,並由12根特殊設計的柱子所支撐,其中11根是對畫廊先前設計的致敬,而剩下一根則是代表了這次的作品。這次的畫廊可以被解讀為考古挖掘基地,鼓勵參觀者通過這次的設計能夠回顧蛇形畫廊的曆屆設計。

2011
彼得·卒姆托
卒姆托在這一年的蛇形畫廊設計繼續了他對實體和空間的研究,建築師利用這兩個元素的特質,打造出一個有著不同效果和設定的、或令人沉思或直擊靈魂的建築空間。

2010
讓·努維爾
讓 ·努維爾在提案中選擇了鮮豔的紅色,而正巧那年也是蛇形畫廊40周年紀念。擁有鮮豔色彩的聚碳酸酯和布料組成了這個畫廊,也向大眾展示了這個建築充滿趣味的靈魂。

2009
妹島和世&西澤立衛 (SANAA)
這個展館“像煙霧一樣升起,像金屬一樣熔化,像雲一樣飄移,像水一樣流動。”從平麵圖來看,他們延續了以往作品的形式:由一組曲線流體組成。

2008
弗蘭克·蓋裏
在這次設計中蓋裏顛覆了留給大眾的固有印象:展館的玻璃頂篷聚集在一個清晰的結構內,這個結構結合了城市街道和舉辦一係列講座和活動的露天劇場。

2007
奧拉維爾·埃利亞鬆和 克雷蒂爾·索爾森
這個多層展館木結構一直旋轉至頂端,是所有展館中最精致的。展館內每周舉行由藝術家、科學家和各界人士組織的公眾“實驗”。

2006
雷姆·庫哈斯
庫哈斯和瑟曦爾·貝爾蒙德合作創造了一個單層圓形展館。展館被一個卵形的充氣天蓬包圍,可以通過天棚的高低來應對天氣變化。

2005
阿爾瓦羅·西紮和索托·德·莫拉
兩人的設計旨在向蛇形畫廊的永久新古典建築和場地的起伏地形致敬。最終設計是通過一個扭曲的矩形網格結構來實現的。

2004
MVRDV(未建)
由於時間和預算的限製,MVRDV未能實現他們的山形結構設計。

2003
奧斯卡·尼邁耶
奧斯卡·尼邁耶的展館帶豆奶视频回到了現代主義建築的黃金時代。由混凝土澆築的展館被漆成白色,讓人們可以通過坡道進入。

2002
伊東豐雄和瑟曦爾·貝爾蒙德
展館的外牆利用了一個準確的算法,這個算法衍生於立方體的旋轉和膨脹過程。明暗、透明度和實體之間的互相作用創造了一個有趣的內部空間。

2001
丹尼爾·李伯斯金和瑟曦爾·貝爾蒙德
設計師將它命名為“18彎”,這個展館擁有全金屬板的動態排序,形成了折紙般的形態和菱角分明的金屬外牆。

2000
紮哈·哈迪德
作為她在其祖國的第一個建成作品,這個現在世界著名的建築師創作了一個由三角形框架支撐的帳篷式結構。


有更多的建築師通過這個平台被大眾看到,更多的發展機會也能更好的迎合這個發展迅速多元化的時代,蛇形畫廊從某種意義上也成為建築師遞給世界的一張名片,他們所堅持的建築主張也被濃縮在這樣一個純粹建築中,從這裏出發開啟新的建築冒險。